首页
云南文化
走进云南
游云南
旅游常识
游记攻略
旅游资讯
留言板
全站
搜索
在线视频
抱歉,您的浏览器不能查看该视频。
怒江文化-标题
怒江 • 滇西的一颗璀璨明珠
怒江民族文化风情
怒江文化—文章列表
怒族达比亚舞
怒族达比亚舞,流传于云南省福贡县的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14年11月11日,怒族达比亚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Ⅲ-129。怒族民间传统舞蹈“达比亚”舞植根于匹河怒族地区,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千百年漫长的历史过程,经过历代怒族民间艺人和怒族群众的传承,形成了完整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怒族传统乐器“达比亚”其形状似三...
普米族搓蹉
“搓磋”为普米语,“搓”意为(这种)舞,“蹉”意为跳,即跳(这种)舞之意。舞时,领舞者按一定节奏击羊皮,起到鼓声的效果,因而也叫“羊皮舞”。此外,还有“四弦舞”或“普米锅庄”之称。主要流传于兰坪县的通甸、河西、啦井、金顶及石登等乡镇普米族聚居的村寨。2006年6月7日,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申报的“普米族搓蹉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序号:675 Ⅲ-78。历史渊源“搓蹉...
独龙族民歌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云南的西北端,有一条江叫独龙江,那里宁静神秘,纯净秀丽,不染铅华,在独龙江的两岸沿线居住着一个神秘的少数民族——独龙族。独龙族拥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可当衣,夜可当被的七彩独龙毯;极具民族特色的卡雀哇节;源远流长的独龙族语言和古老的独龙族民歌等。2021年6月,《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独龙族民歌入选传统音乐行列。独龙族是个喜歌乐舞的民族,有着自己...
傈僳族民歌
傈僳族民歌,云南省泸水县、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傈僳族民歌历史悠久,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傈僳族崇尚唱歌对调,在傈僳族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中,傈僳民歌三大调“摆时”“优叶”“木刮”有“峡谷天籁”的美誉。2006年5月20日,傈僳族民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
澡堂会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的三天里,散居在怒江各地的傈僳族人都要扶老携幼地汇集到泸水十六汤天然温泉,举行一年一度的澡塘会,在怒江峡谷,最出名的民俗,就算这“澡塘会”了。洗浴的人们十分讲究文明礼貌,男女之间彼此尊重,他们用圣洁的温泉水洗去一年的污秽,迎来吉祥。每年春节过完大年初一,从大年初二到初七,住在高山峡谷的傈僳人都要背毯子、被子,披着披毡,带着米、肉、油、盐、菜和炊具,相会到怒江边有温泉的...
怒族仙女节
怒族仙女节,流行于流传于云南省贡山一带怒族地区的民族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怒族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怒族仙女节的起源,一种说法是源于原始崇拜,另一说法是怒族早期母系氏族尊崇女性的一种遗俗。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延续三天。节庆活动包括祭祀仙女洞并迎接圣水、歌舞求福、体育竞技三大类别。2006年5月20日,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申报的怒族仙女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
独龙族卡雀哇节
独龙族卡雀哇节,流行于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独龙江流域的所有独龙族村寨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独龙族卡雀哇节在每年农历腊月即公历的12月至次年的1月之间举行,节期最短3天,最长9天。节庆内容包括木刻传信、跳锅庄、射击猎物模型、火塘烧松叶求吉祥、喝木罗酒、剽牛等。各村寨的卡雀哇节节期前后相续,居住于独龙江上游的村落最先揭开序幕,由上游经中游而至下游,各村寨依序进入节期,整...
傈僳族刀杆节
傈僳族刀杆节,流传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的传统节日,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傈僳族刀杆节是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流行于保山地区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傈僳族地区,表演者表演“上刀山”、“下火海”,表现了傈僳族人民不畏艰险的精神,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消除各种灾难。2006年5月20日,云南省泸水县申报的傈僳族刀杆节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傈僳族阔时节
“阔什”是傈僳语的译音,“岁首”之意。阔什节,是傈僳族人民的节日。“阔时节”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以前,傈僳族过节的日子以对物候的观察来决定,各村寨过节的时间各不相同,一般在农历十二月初五到第二年正月初十这段时间内,前后约有一个月。这期间正是樱桃花开的季节,所以每年樱桃花开时就是傈僳族过年的日子。1990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自治条例》颁布实施后,把每年的12月20日定...
独龙族
独龙族总人口为6930人(2010年),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也是云南省人口最少的民族。独龙族居住的独龙江河谷,南北长约150多公里,东岸是海拔5000多米的高黎贡山,西岸是海拔4000多米的担当力卡山。发源于西藏察隅县伯舒拉岭东南部的独龙江,由北向南从山谷中间穿流而过。河床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极为丰富。这里由于受孟加拉湾暖湿气流的影响,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达3000~4000毫米,...
傈僳族
傈僳族人口数为702839人(2010年),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福贡、贡山、兰坪4县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丽江、德宏、楚雄、保山、大理、临沧、普洱等州(市)以及四川省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全国其他地区也有零星分布。他们多数与汉、白、彝、纳西等民族相杂居,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傈僳族既是他称也是自称。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唐朝时期的著述。时人樊...
怒族
我国的怒族共有37523人(2010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原碧江县)、福贡、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以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和西藏自治区的察隅县等地,与傈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怒族也是一个跨国而居的民族,在邻国缅甸的克钦邦北部高黎贡山区及恩梅开江上游地区也有怒族居住,估计人数约有3万多。怒族自称“怒苏”(泸水),“...
普米族
普米族现有人口42861人(2010年)。除云南外,还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分布。普米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北部高原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少数分布于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香格里拉县,临沧地区的云县以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盐源县、木里藏族自治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县等地,与当地其他民族杂居。其中,云南普米族人口占全国普米族...
走进怒江——标题
怒江 • 唤醒大自然的摇篮
怒江景点景区大全
怒江景区——文章列表
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
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 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其间澜沧江与金沙江最短直线距离为66公里, 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不到19公里。三江并流自然景观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涵盖范围达170万公顷,它包括位于云南省...
福贡老姆登景区
老姆登景区位于全国唯一的匹河怒族乡,背靠碧罗雪山,俯瞰怒江大峡谷,与高黎贡山“皇冠山”遥相呼应。在这里可以观云海、看日出日落,尽情欣赏皇冠山的壮美,奔腾而过的怒江尽收眼底;可以走进怒族村寨品尝特色美食,沏一壶老姆登茶,和怒族群众同唱“哦得得”,同跳“达比亚”;可以徒步高山湖泊群“七莲湖”。老姆登景区的先行试运营,将成为引爆福贡旅游的新地标、新爆点,也将为新时代“美丽福贡”增添更多诗意与精彩。...
泸水小沙坝景区
小沙坝景区位于泸水市以北,是怒江美丽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10月26日被正式确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众多来怒江旅游者的第一站。小沙坝景区以空间、形体、景观、视线等多角度为切入点,依照“服务区+景区+半山酒店”的理念打造,所有建筑沿地形顺势设计,充分体现地域性、时代性、生态性等方面特质,与周边风景和谐共融。“美丽公路”在服务区靠着怒江水的一侧蜿蜒盘亘于怒江大峡谷之中,串联起周...
兰坪罗古箐风景区
滇西北的老君山是丽江的黎明、怒江的兰坪和大理的剑川共同拥有的一座神山,称之为“金三角”旅游区。兰坪县罗古箐风景名胜区是“金三角”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老君山的西面,距兰坪县通甸镇罗古箐村2公里。1995年被列为省级自然风景保护区。该景区以典型的丹霞地貌、茂密的原始森林和古朴的民族风情为其主要特征。景区中的丹霞岩体高大,如吉利吉(普米语,“红崖绝壁”之意)彩屏、百丈回音壁、一线天等都非常壮...
贡山独龙江旅游区
资料摘自央视2016年《独龙族最后的纹面女》独龙江乡位于云南省的西北角,北纬27°31′~28°24′,东经98°08′~98°30′之间。境内最高海拔4936米,最低海拔1000米。北邻西藏自治区察隅县,西、南临缅甸联邦共和国克钦邦,东接丙中洛乡,东西横距34公里,南北纵距91.7公里。总面积1994平方公里,国境线长91.7千米。全乡共有居民1149户,4112人,辖马库村、巴坡村、孔当...
泸水百花岭傈僳音乐小镇
百花岭傈僳音乐小镇,2020年12月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大滇西旅游环线上的一颗“明珠”,也是怒江打造“两区一胜地”重点示范项目,是怒江州打造“峡谷怒江,养心天堂”旅游品牌的重点工作之一。在这里,游客可以听傈僳族民歌、观傈僳族舞蹈、看非遗手工制作、买特色民族手工艺品、品味怒江特色生态美食,体验怒江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魅力。百花岭傈僳音乐小镇以“原真傈僳音乐展示馆、秘境怒江迎...
片马抗英·驼峰航线纪念馆
片马抗英胜利纪念馆据历史记载,1911年,英军强占我国领土片马后,为保家卫国,片马管事勒墨夺扒及带兵官褚来四率领傈僳、景颇、彝、独龙、怒、汉、白等各族人民会同泸水各土司武装,与英军进行多次英勇搏斗,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为纪念片马人民抗英斗争精神,1986年,片马抗英纪念馆开始修建,于1989年正式对外开放,作为云南省边境一线唯一抗英胜利纪念馆,片马抗英纪念馆具有很高的历史...
贡山雾里怒族原生态聚落
雾里怒族原生态聚落位于贡山县丙中洛镇以北、怒江以东的山坡上,居民以怒族为主,是怒江境内怒族民居建筑形式及风格保留较完整的典型村寨。与这里种植甜荞、青稞的农田一起形成原生态的田园风情,为游客呈现出一幅永不褪色的优美画卷,四野巍峨高耸的雪山,沉甸甸的麦穗,挺拔的麦茬,春夏秋冬,四季如画。雾里村雾里村民居被建筑学家认为是美轮美奂的建筑杰作,与奥地利、瑞士、德国的乡间别墅相比,无论是环境选址,还是建...
贡山丙中洛
丙中洛位于怒江傈傈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北部,距州政府所在地六库329公里,距贡山县城43公里。东邻迪庆州德钦县,南连捧当乡,西接与缅甸接囊的独龙江乡,北邻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全乡国土总面积823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是滇西北三大山脉即高黎贡山、怒山、云岭,与三江,即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二形成倒“川”字的“三江并流”核心区、怒江山北向南贯穿全境,东面为碧罗雪山,西面是高黎贡山,两...
贡山石门关
怒江贡山石门关位于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镇,是怒江北与西藏茶马古道上的必经通道,左侧为碧罗雪山,右侧为高黎贡山。怒江从石门关中喷涌而出,奔泻而下。石门关气势磅礴,雄奇壮观。石门关当地人称之为“纳依强”,纳依是仙人洞的意思,强是关口的意思,意思为神仙也难通过的关口。石门关摩岩壁上共刻有五幅藏文-版,第一、第二、第三幅藏-是教徒们对藏传佛教第十七世嘎马巴说的话,意为:“我们信仰你,我们尊敬你,...
福贡石月亮
石月亮距离福贡县城32公里,在我们没有目睹它的芳容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石月亮。石月亮位于高黎贡山山脉中北部福贡县石月亮乡境内的怒江西岸海拔3200米——3500米之间的山颠中,是一个天然大理岩溶蚀而成的深洞穿透整个山体而形成的。深洞呈椭圆型,东西长32.70米,上下高约60米,宽30米,深12米,洞前有一棵约20米高的干枯云杉树。从远处眺望恰似一轮明月高高悬挂于山林峰海之中,与天空连接为一体...
图看怒江——标题
怒江山水美 • 悠然自得心
怒江风景欣赏
图看怒江——内容
怒江
独龙江
丙中洛
碧罗雪山
雾里村
老姆登
石月亮
知子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