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仙女节

云南VIP旅游网
来源:互联网


怒族仙女节,流行于流传于云南省贡山一带怒族地区的民族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怒族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怒族仙女节的起源,一种说法是源于原始崇拜,另一说法是怒族早期母系氏族尊崇女性的一种遗俗。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延续三天。节庆活动包括祭祀仙女洞并迎接圣水、歌舞求福、体育竞技三大类别。

2006年5月20日,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申报的怒族仙女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Ⅹ-24。

仙女节.jpg

怒族仙女节的起源,要从远古时候的怒族祖先崇拜的一位仙女说起。相传,这位仙女是一位名叫阿茸的美丽姑娘,人们都称她为仙女,并十分崇拜她。

后来,恶毒的头人想要霸占阿茸。阿茸只好藏到高黎贡深山里的山洞里。头人追到山洞口,要求阿茸出来嫁给他,阿茸没有答应。于是,头人就在农历三月十五日这一天,放火将阿茸姑娘烧死在山洞里。

时值阳春三月,怒江两岸鲜花怒放,怒族同胞为了纪念阿茸这位聪明坚强的姑娘,便将这一天定为鲜花节,每年的这一天都会拜祭她,后来还渐形成仙女节的习俗。

仙女节1.jpg

以各村寨为单位选择有钟乳石的山洞为仙女洞,人们纷纷带上玉米粑粑、炒面和咕嘟酒祭品,到各自选定的几个仙女洞去朝拜。这时候,也是当地杜鹃花盛开的季节,人们还要为“仙女”献上一束束杜鹃花。祭祀前,要先将鲜花献上,然后把祭品摆开,将松枝堆点燃,由村中长者主祭。祭祀时,要点起松烟,并由主祭者念祝词,还要打鼓诵经。随后大家磕头,以祈求仙女保佑。诵经祝词之后,众人祈祷仙女保佑村寨粮食丰收,人蓄平安。祭毕。各家饮酒聚餐。节日中,怒族男女老少身着盛装,手舞鲜花,在宽阔的场地上欢聚一堂唱歌、跳舞、讲故事,并举行赛球、射箭等活动。

仙女节2.jpg

传承价值

怒族仙女节的社会基础相当广泛,体现出原始宗教尤其是自然崇拜、生殖崇拜的意识及受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对于怒族传统文化传承有着重要价值。

传承状况

怒族是中国人口较少且跨国境线而居的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文化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冲击,仙女节的传承曾一度中断,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得以恢复。

传承人物

李汉良,男,怒族,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编号:05-2979,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申报。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文化馆获得“怒族仙女节”保护单位资格。

仙女节3.jpg

重要活动

2014年4月14日在丙中洛镇举行的仙女节,把怒江州第二十三届乡级农村文艺汇演联合在一起,除了传统的迎宾晚会、篝火晚会、举行民间祭祀活动、原生态民族民间歌舞汇演外,还举办了斗鸡、拔河、怒毯纺织表演等更具特色的项目。

2016年4月21日上午,捧当乡怒族“仙女节”开幕式在吉木斗广场举行。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和贡山县各族干部群众齐聚吉木斗广场,县委副书记邓辉在开幕式上致辞。致辞过后,《怒族民间祭祀》等节目相继上演,拉开了今年“仙女节”系列活动暨第十八届农民运动会的序幕。开幕式结束后,在捧当乡仙女广场举行了篮球、拔河、跳绳集体决赛和怒族风情展演等活动。

仙女节4.jpg

2018年4月29日,捧当乡举办2018年怒族“仙女节”暨第二十届农民运动会。

2019年4月19日,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各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聚集在丙中洛镇和捧当乡,欢庆一年一度的怒族“仙女节”。在丙中洛镇,今年的“仙女节”,除了进行传统祭祀祈福活动、体育竞技及文艺展演外,还举行了特色饮食体验推广、传统手工艺品展销等活动。

仙女节5.jpg

怒族仙女节

仙女节6.jpg

怒族仙女节

仙女节7.jpg

怒族仙女节

仙女节8.jpg

怒族仙女节

仙女节9.jpg

怒族仙女节

仙女节10.jpg

怒族仙女节

仙女节11.jpg

怒族仙女节

仙女节12.jpg

怒族仙女节

仙女节13.jpg

怒族仙女节

仙女节14.jpg

怒族仙女节

仙女节15.jpg

怒族仙女节

仙女节16.jpg

怒族仙女节

仙女节17.jpg

怒族仙女节

仙女节18.jpg

怒族仙女节

仙女节19.jpg

怒族仙女节

仙女节20.jpg

怒族仙女节

阅读16201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