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马抗英胜利纪念馆
据历史记载,1911年,英军强占我国领土片马后,为保家卫国,片马管事勒墨夺扒及带兵官褚来四率领傈僳、景颇、彝、独龙、怒、汉、白等各族人民会同泸水各土司武装,与英军进行多次英勇搏斗,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
为纪念片马人民抗英斗争精神,1986年,片马抗英纪念馆开始修建,于1989年正式对外开放,作为云南省边境一线唯一抗英胜利纪念馆,片马抗英纪念馆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片马进行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
片马人民抗英胜利纪念碑
片马人民抗英胜利纪念碑与纪念馆相毗邻,位于片马镇东边的一座小山头上,纪念碑造型独特,以弩箭为设计原型,箭羽立地而起,箭头朝上,造型像一支直冲云霄的弩箭,象征团结的怒江各族人民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顶端嵌挂三块盾牌,象征三支抗英的队伍;碑脚正中立一块汉白玉石碑,碑的正、反两面是分别用汉文和傈僳文篆刻的碑文。
片马人民抗英胜利纪念碑
片马人民抗英胜利纪念碑
《求是》杂志原主编王天玺瞻仰抗英纪念碑后,还曾赋诗一首赞美怒江人民的抗英斗争,诗曰:“神州自古多卫士,灿若今夜满天星。战鼓擂响风云会,长刀挥动鬼神追。英名融进怒江水,忠魂永伴贡山月。高碑雄踞云天外,尽教英虏常泪吟”。
如今,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历史的脚步虽然远去,但那些人、那些事却始终被人们铭记,难以忘怀……
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
纪念馆总占地面积3300㎡,建筑面积1209㎡,是国内目前陈列驼峰坠机残骸珍贵文物,并辅之以详实图片资料反映中美两国人民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纪念在驼峰航线上英勇牺牲的中美飞行员这段惨烈历史的展览馆。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有大量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C-53坠机原形及一些坠机残骸。2003年,县委、县政府决定筹资建立以C-53坠机残骸为主体的纪念馆,同时成立了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建设项目领导小组,负责筹建及资金筹措工作。
一、建设历史
1943年3月11日,美国飞行员吉米福克斯与中国飞行员谭宣、王国梁驾驶中国航空公司C-53运输机从中国昆明巫家坝机场飞往印度汀江途中,因遇到低气压、强气流而不幸在泸水县片马镇境内坠落。1996年6月C-53坠机残骸被缅甸猎人发现,同年11月17日缅方通知了中方,中方十分重视,泸水县人民政府派人员守护坠机残骸达540天,怒族青年曲天成为守护坠机残骸献出了年仅24岁的生命。
二、 建设原因
1998年,在云南省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怒江州、泸水县经过多方努力,3月30日将C-53坠机残骸分割成三部分运送到泸水县片马抗英纪念馆暂时保存。怒江州人民政府在C-53坠机址设立了纪念标志。2003年,县委、县政府决定筹资建立以C-53坠机残骸为主体的纪念馆,同时成立了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建设项目领导小组,负责筹建及资金筹措工作。
三、主要展览
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有大量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C-53坠机原形及一些坠机残骸。
四、 象征意义
C-53坠机残骸不仅是记录中国抗日战争历史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一件珍贵文物,也是中美两国人民爱好和平、同仇敌忾、抵御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见证。
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
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
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
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