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尼大三弦

云南VIP旅游网
来源:互联网


彝族三弦舞(撒尼大三弦),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

撒尼大三弦.jpg

2008年6月7日,彝族三弦舞(撒尼大三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Ⅲ-75。

撒尼大三弦2.jpg

居住在云南石林、丘北一带的彝族多为撒尼人,相传很久以前,有位如花似玉的撒尼姑娘为避土司逼婚而出逃,与一撒尼小伙中途相遇,彼此情投意合,燃点篝火而围之起舞,以火为证结成夫妻,由此形成撒尼大三弦舞蹈。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撒尼人为抢种庄稼而在烧荒后的土地上跳动,后来发展成撒尼大三弦的说法。

撒尼大三弦18.jpg

大三弦是撒尼人娱乐、抒情的主要乐器,其制作十分简便,先以一节香椿树凿成圆空心,在一头蒙上山羊皮,再将一米多长的青松树精加工成三弦杆,配上三根中皮线,即可制成大三弦。

撒尼大三弦17.jpg

大三弦舞又叫“快三步”,它是撒尼人借鉴阿细跳月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集体舞蹈,其舞步以三步一踢脚为基本步伐,舞蹈时即按此步伐变化队形,称为“快三步”。跳快三步时,青年男子手操大三弦,以中笛、小笛和哨子伴奏。笛声一响,男青年边弹边跳,女青年则手牵着手,踏着乐声的节拍呈一字形横排急步向男青年跳过来,双方皆三步一踢脚,拍着巴掌欢快起舞。女青年三步后一般都会转身360度,因运动量较大,每次跳四五分钟即需休息片刻。快三步舞节奏明快,情绪热烈奔放,比较适合青年人,故称“青年舞”,也叫“跳大三弦”。每到夜晚,哨声脆响,金笛齐鸣,紧凑而急迫的弦声粗犷、整齐地响起,青年男女合着“1、3、5”的旋律对面而舞,踏三步起一脚,同时伴之以歌唱和“哦哦”的呼声,与弦声、掌声一起汇成欢快、激昂的声浪。

撒尼大三弦16.jpg

传承人物

毕光明,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彝族三弦舞(撒尼大三弦)代表性传承人。

撒尼大三弦传承人毕光明.jpg

保护措施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彝族三弦舞(撒尼大三弦)》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为石林彝族自治县阿诗玛文化传承与保护中心(石林彝族自治县阿诗玛文化研究所、石林彝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撒尼大三弦0.jpg

撒尼大三弦

撒尼大三弦1.jpg

撒尼大三弦

撒尼大三弦3.jpg

撒尼大三弦

撒尼大三弦4.jpg

撒尼大三弦

撒尼大三弦5.jpg

撒尼大三弦

撒尼大三弦6.jpg

撒尼大三弦

撒尼大三弦7.jpg

撒尼大三弦

撒尼大三弦8.jpg

撒尼大三弦

撒尼大三弦9.jpg

撒尼大三弦

撒尼大三弦10.jpg

撒尼大三弦

撒尼大三弦11.jpg

撒尼大三弦

撒尼大三弦12.jpg

撒尼大三弦

撒尼大三弦13.jpg

撒尼大三弦

撒尼大三弦14.jpg

撒尼大三弦

撒尼大三弦15.jpg

撒尼大三弦


阅读56828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