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又称佛郎、法蓝,指石英、长石、硼砂等矿物原料烧成的物质,也可指称覆盖有珐琅色料的制品。目前能查到的资料显示,早在古埃及、古希腊时期,珐琅工艺已被零星地使用在珠宝首饰上。
2021年5月24日,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申报的银胎掐丝珐琅器制作技艺(永胜珐琅银器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中国,有关珐琅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宋(1127—1279)顾文荐的《负喧杂录》:“予得一瓶,以铜为胚胎,傅之以革,外为瓤棱,彩绘外国人之奇形诡状,却似琉璃,极其工巧,不知何物,闻是蒯宾国物,更当质于博识者。”而关于中国珐琅工艺的起源,大部分文献认为中国珐琅工艺属外来工艺,也有部分持中国本源观点的学者正在从一些中国早期历史文物中寻找证据。
中国珐琅工艺属外来工艺的主要观点认为,蒙元时期,蒙古军队先后进行过三次西征,到达过今伊朗、伊拉克等地。1253年,忽必烈率军平定大理国地方政权,源自波斯(今伊朗)等阿拉伯国家的珐琅工艺随蒙古军队传入云南永胜、大理等地,后由云南传入北京。到明代景泰年间,中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珐琅工艺制作技巧,且蓝釉运用最多,故称作“景泰蓝”,多以铜胎为底,是外传珐琅技艺和本土金属珐琅工艺相结合的产物,如今是北京著名的传统工艺品。
除了北京景泰蓝,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也是保留并传承珐琅工艺的重要地区。《新纂云南通志·工业考》就有记载:“永北厅(约今永胜)之珐琅银器,自来擅长,清代以前……此项饰物亦为大宗。”关于永胜珐琅工艺的来源,目前文献中多认为珐琅工艺是元蒙军队远征归来后传入云南。明朝在今永胜一带设澜沧卫,调派内地军民戍守屯田,又进一步带来了汉族传统工艺,珐琅工艺与汉族传统工艺、云南民族银器制作中的“掐丝”技法巧妙融合,并吸收了白族、纳西族、藏族、彝族等民族文化元素,逐渐发展成熟,到明清时期,永胜珐琅已经行销省内外并远销东南亚国家,到民国时期最为盛行。
北京景泰蓝技艺又名“铜胎掐丝珐琅”,其技艺是以铜为胎体,将细铜丝轧扁后以手工制成各种图案,掐、焊、贴在胎体上,再施珐琅釉料,经过烧制、磨光、镀金等多道工序最后制作出成品。景泰蓝制作技艺2006年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滇西北永胜县(丽江市辖县)以纯银为胎底,覆盖各色珐琅制成的银胎掐丝珐琅器,俗称“珐琅银器”。它是用银花丝直接在胎体上掐出花纹,再将透明、半透明的各色珐琅釉料填于银胎花纹中,经过多次烧制而成。其制作工艺复杂,流程多,基本包括:制坯、掐丝、点蓝、烧蓝、检验、包装。其中掐丝、点蓝最为费工,而烧蓝最为考究。因此,从银锭到珐琅银器,每一步都考验着匠人的手艺和耐心。
掐丝也叫掐花,是用经过复杂工艺抽丝至0.1至1毫米左右的银丝,在银坯上按设计纹样掐丝并固定,这项工序占据整个制作时间的大半;点蓝也称“上珐琅”。银丝做得很细,填珐琅才可以填得很薄,这样做出来的珐琅,能够透露银胎錾刻的纹路、图案,以及银子的本色,整体才会更加绚丽动人。烧蓝最难处理,温度需掌控在800℃至870℃之间,过低或过高,都无法使珐琅与银胎完美结合,半点差池,则前功尽弃。
掐丝、点蓝等关键工序只能手工制作,机器无法替代,整个珐琅银器工艺流程中充满着不确定性,哪怕是出现最微小的瑕疵,都会功败垂成,而这也恰是永胜珐琅银器的魅力所在。
珐琅银器集绘画、工艺为一体,具有较高的使用、收藏价值,是极具研究和开发价值的艺术品,2021年永胜珐琅银器制作技艺(银胎掐丝珐琅器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珐琅银器以青蓝、朱砂为主色,配以适量的黄、绿、白、赭石等色,色彩艳丽、光泽鲜亮。纹饰遵循“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传统,生动别致,制作精细,尽显华丽。器具用途主要分生活用品、装饰品两类(章盒、文房四宝、香炉、酒具、茶具、碗筷等生活用品类,挂坠、手镯、耳环等装饰品类)产品造型典雅、器型精美,银丝微突,生动立体。
永胜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2019年起,永胜珐琅银器制作工艺“传内不传外”的限制被打破,政府支持帮助传承人创办珐琅银器乡村振兴传技培训班,传承技艺。云南省金属工艺大师、珐琅银匠手艺第五代传承人唐建安创建了技能大师工作室,传授珐琅银器制作工艺,用自己精湛的技艺为这个时代添彩,使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挖掘文化元素,融入时代气息,在社会各界的大力传承、保护下,这项传统技艺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精美的设计、精细的技巧,让每件珐琅银器都独一无二。匠人世代的辛勤坚守,酝酿成了璀璨银光,闪烁流传。七百余年的发展轨迹,勾勒出中西文化交融与云南各民族多元文化交汇融合的独特魅力,展现出各族人民的造物精神、审美追求和生存智慧。
传承保护
2021年5月24日,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申报的银胎掐丝珐琅器制作技艺(永胜珐琅银器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银胎掐丝珐琅器制作技艺(永胜珐琅银器制作技艺)项目保护单位永胜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银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银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银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银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银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银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银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银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银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银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银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银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银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银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银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银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银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银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银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银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银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银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银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银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银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银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银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银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银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银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