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三月街,云南省大理市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大理三月街是白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主要活动地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大理古城。它始于唐代永徽年间,系由庙会演变而成,其产生与佛教在大理的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三月街街期为七天,从农历三月十五日开始,至二十一日结束。每年赶赴三月街的人数以百万计,全国各地及海外都有人参加。
2008年6月7日,大理三月街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Ⅹ-106。
大理三月街始于唐朝永徽年间(公元650年至655年),由传统的庙会演变而成。三月街的产生与佛教传入大理有密切的联系。当时南诏是云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与东南亚各国素有来往。来自古印度的僧人赞陀崛多在苍山麓讲经传教,收纳信徒,形成观音街,实为佛教活动的庙会,后逐渐演变为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贸易集市和民族文化交流的盛会。
唐代
唐代南诏时期,南诏羊苴咩城(即今大理古城),不仅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还是南诏与东南亚诸古国进行文化交流、贸易通商的重要门户。此时,佛教已传入南诏国。南诏白族先民,对佛教传说中的观音菩萨十分崇拜。相传,这位貌慈心善、救苦救难的观音娘娘,还制服了盘踞大理的恶魔罗刹。于是,为报答观音菩萨的功德,“年年三月十五日,众皆聚焦,以蔬食祭之,名曰祭观音处。后人于此交易,传为祭观音街。”(《白国因由》)明代嘉靖进士、白族史学家李元阳编撰的《云南通志》中,也有这样的文字记载,“观音节,三月十五日在苍山下贸易各省之货。自唐永徽间至今,朝代累更,此市不变,知是观音入大理,后人至日烧香,四方闻风,各以货来也。”
明代
明代崇祯年间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在滇西旅游、考察期间。于1636年对大理三月街进行考察,并在《滇游日记》中,作了如实的记录,“十五日,是为街子之始,盖榆城(即大理)有观音街子之聚,设于城西演武场中……十三省物无不至,滇中诸蛮物亦无不至。”
自唐、宋以来,“蹄质坚实,善于驮负”,且“尤善驰骤”的大理马,不仅远销到中原地区,还远销到缅甸、波斯等古国。据史书记载,南宋建炎年间,南宋政权曾经“遣效用缙昂入大理国招马。大理国王段和誉遣清平官以马五百匹及驯象,随昂入献”。这五百匹大理马被南宋皇帝“以三百骑赐岳飞,二百骑赐张浚”。也正是为了筛选“尤善驰骤”的大理马作为战马,赛马成为三月街的一大活动。
徐霞客在其《滇游日记》中,对三月街赛马活动也作了记录:“余乃由西门西向一里半,入演武场,俱结棚为市,环错纷纭。其北为马场,千骑交集,数驰骑于中,更队以觇高下……”
清代
清代《大理县志稿》中记载,“盛时百货生意颇大,四方商贾如蜀、赣、粤、浙、桂、秦、黔、藏、缅等地,及本省各州县之云集者殆十万计,马骡、药材、茶市、丝绵、毛料、木植、瓷、铜、锡器诸大宗大理交易之,至少者值亦数万。”这时大理三月街之规模盛况,不仅在国内,即使在亚洲诸国中,也当名列前茅。清末首批大理留日学生、白族音乐家李燮羲,曾写了这样一首《三月街竹枝词》:“昔时繁盛几春秋,百万金钱似水流。川广苏杭精巧货,买卖商场冠亚洲。”
大理三月街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民族传统盛会,也是云南西部古老而繁荣的贸易集市。每到会期,货棚栉比,游人如潮。大理古城张灯结彩、装饰一新,各户置花木于门前,搭“花山”于街市。全州各县市的各族人民,身着民族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艺体育活动。全国各地和国外的客商也从天南海北云集而来,进行物资交易、文化交流等活动。 三月街还是白族青年男女结识相会、谈情说爱的佳期。情人相恋的美好去处,莫过于蝴蝶泉。“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蝴蝶飞来采花蜜,阿妹梳头为哪桩?”这动人心弦的歌曲,带着三月盛会的祝福,飞出大理,飞遍祖国四面八方。
文艺表演
大理三月街期间,经常举行大型的文艺节目表演。其中,有热闹的鼓乐、欢快的霸王鞭、婉转的大本曲、新颖的吹吹腔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展演,以及新创歌舞、小戏、小品文艺汇演,让赶三月街的人们在尽情参加经贸活动的同时还享受了丰盛的文艺大餐。
体育比赛
赛马是大理三月街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每年的大理三月街期间,都要举办赛马比赛。在三月街的赛马场上,千百匹马如箭离弦、扬蹄飞奔。在飞驰的马背上,各兄弟民族的骑手展开了勇气、智慧与速度的较量。除赛马外,还会举行射箭、摔跤、武术、棋类、龙舟、球类、秋千等体育比赛。
白族对歌
大理三月街对歌节目在对歌台举行。对歌台前的广场人山人海,对歌的人不仅来自剑川,洱源、鹤庆、丽江、兰坪等地的白族人也远道赶来。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白族青年男女也长于用对歌的方式互相表达真挚的情感。但白族对歌的意义,又远不止于表达爱情,更多的还是一种知识和智慧的比赛,因而,白族对歌不限于未婚男女,在已婚的成年人或中老年中也广为流行。
白族对歌不采取问答的形式,而以内容是否衔接和音韵能否贯穿来区分胜负。歌逢对手时,常常几天几夜唱下去而难决胜负。对歌多半采用白族调,但有些白族地区也流行汉族的对口山歌,称为“汉调”,与白族调交替进行。
物质交流
每逢大理三月街时,街上人山人海,商贸云集,货物琳琅满目。物质交易的种类繁多。药材交易,是三月街自古以来的一大特色,也是三月街交易量最大的商品。这一商贸活动为远近各地的医务人员提供了丰富的药源,其交易的药材量大且种类繁多,为滇西之最。
云南各地的土特产品和传统的手工艺品,也都在三月街上销售。如凤庆、普洱的茶叶,景东的糖,宣威和鹤庆的火腿,保山、腾冲的宝石、琥珀、玉器,剑川木雕,挑花绣朵的衣饰、头饰,精美的大理石制品,各种各样的木制家具等。
美食盛会
同时,大理三月街还是品尝少数民族美食的盛会。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新兴的工业产品,也大量涌入街市。身着艳丽服装的各族人民,在彩色的街河中,选购自己称心如意的生活用品,青年男女对对双双,采购喜日家具,阵阵欢声笑语,掀动起市声起伏的浪潮。
传承价值
大理三月街集白族民俗、宗教、经济文化交流于一体,在大理白族经济、文化、民俗及宗教发展史等的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参考价值。三月街规模盛大的经贸交流、文化交流、民族交流活动,紧密联接着中国西南三省乃至东南亚地区,也对促进地区交往、民族团结,乃至与周边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彰显了大理作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重要地位。
传承现状
1991年,大理三月街被确定为大理州各族人民的法定节日,文体经贸“同台唱戏”,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开始在大理古城西门外举行,会期七天至十天。这期间,结棚为市,万商云集,大宗交易各地土特产品、中草药材、骡马牲畜和日用百货,同时还举办传统的赛马、射弩、打秋千等民间体育比赛以及大本曲演唱、洞经古乐、民族歌舞表演,年年如此,热闹非凡。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和英国、美国、德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旅游者达百万人次之多。大理三月街民族节已成为让世界认识大理、让大理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所获得“大理三月街”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