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文化
走进云南
游云南
旅游常识
游记攻略
旅游资讯
留言板
全站
搜索
迪庆文化
傈僳族阿尺木刮
傈僳族阿尺木刮,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0日,傈僳族阿尺木刮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35。“阿尺目刮”是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流传于以叶枝乡为中心的沧江上游地带,其特点是不用乐器,自始至终踏歌起舞,乐歌以领唱和伴唱合成,参舞者分为男女两队,每队1名领唱者,其余合唱,唱的内容十分宏富,可从远古洪...
格萨(斯)尔
格萨(斯)尔,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内蒙古、新疆地区地方传统民间文学。格萨(斯)尔主要描写了雄狮国王格萨尔以大无畏的精神率领岭国军队南征北战,降伏妖魔,抑强扶弱,救护生灵,使百姓过上安宁日子,晚年重返天国。史诗熔铸了神话、传统民歌、格言俚语,具有雄浑壮丽、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2006年5月20日,格萨(斯)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Ⅰ-...
藏医药(藏医骨伤疗法)
藏医药(藏医骨伤疗法),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传统医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历史渊源藏族医药是中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医药有悠久的历史,是藏族人民在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中,通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不断积累完善形成的民族医药学体系。其历史源远流长、医著博大精深、理论体系完整。文化特征迪庆藏医骨伤疗法是以传统藏医创伤学理论为基础,运用具有接骨功效的天然鲜草药捣成糊状外敷和内服传统藏药相...
梅里神山祭祀
“梅里神山祭祀”于2014年12月被国务院公布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梅里雪山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境内,地处滇、川、藏三省结合部,是康巴地区最大的一座神山,和西藏的冈仁波齐、青海的阿尼玛卿山、青海的尕朵觉沃并称为藏传佛教四大神山。梅里雪山是唯一一座因文化保护而禁止攀登的高峰。“卡瓦格博”是梅里雪山的藏语名称,它从西藏原始宗教那里而来,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古老名字。卡瓦...
尼西藏族黑陶烧制技艺
“黑如漆、亮如镜、硬如瓷”,藏族黑陶器具在窑火浴炼中诞生。朴素的藏族制陶人,在尼西雪域锻造着土与火之歌。厚重古朴的尼西黑陶,生长于匠人指尖,流传千年。寻根溯源:尼西黑陶的原始风貌尼西乡位于云南省香格里拉市西北部,“尼西”在藏语中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培育出蕴含丰富矿物质的土壤,尼西因此成为重要的黑陶产地。早在新石器时代,尼西地区的先民就开始以无釉、无彩碳化窑变的古老工艺烧制...
迪庆藏族锅庄舞
锅庄舞(迪庆锅庄舞),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迪庆藏族锅庄舞,藏语称为“果卓”,意为“圆圈舞”,广泛分布在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族民间,是藏民喜爱的民间自娱性舞蹈。迪庆藏族锅庄舞以德钦县奔子栏镇和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小中甸镇最具代表性。德钦奔子栏锅庄曲调分“吆”(长调)、“卓金”(唱调缓慢、舞蹈动作轻逸缓慢)、“霞卓”(无唱腔的踢踏舞蹈)和“卓草”(节奏稍快、唱词丰富...
纳西族东巴造纸技艺
纳西族东巴造纸技艺,中国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传统技艺,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东巴造纸采用当地独有的一种植物“阿当达”,即瑞香科丽江荛花为主要原料。造纸过程一般包括采集原料、晒干、浸泡、蒸煮、洗涤、舂料、再舂料、浇纸、贴纸、晒纸等环节,工具主要有纸帘、木框、晒纸木板、木臼等。纳西族东巴造纸的活动纸帘较为特殊,晒纸过程明显受到浇纸法的影响,又有抄纸法的痕迹,是中国内地造纸法与印...
端午赛马节
香格里拉赛马节是传统“中甸五月赛马会”的延续,是香格里拉地区各族人民最为隆重的民族节日。据《中甸县志》记载:“五月赛马会原为藏族的烟祭节。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中甸归属云南,后派绿营兵驻守,清军在山脚建立演武厅,每逢五月初六,在山脚演武,跑马射箭,久之,与端午节合而为一。每逢节日,城区人民都要到五凤山脚游玩、赛马、跳锅庄、摔跤、拔河。”绚烂的杜鹃花海,点燃了五月的迪庆高原。碧绿苍茫的...
藏族
我国藏族总人口6282187人(2010年),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藏族自称为“博〔bod〕”。藏语对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人又有不同的称谓:居住在西藏阿里地区的人自称为“兑巴”,后藏地区的人自称为“藏巴”,前藏地区的人自称为“卫巴”;居住在西藏东境和四川西部的人自称为“康巴”;居住在西藏北境和四川西北部、甘肃南部、青海地区的人自称为“安多娃”。...
傈僳族
傈僳族人口数为702839人(2010年),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福贡、贡山、兰坪4县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丽江、德宏、楚雄、保山、大理、临沧、普洱等州(市)以及四川省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全国其他地区也有零星分布。他们多数与汉、白、彝、纳西等民族相杂居,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傈僳族既是他称也是自称。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唐朝时期的著述。时人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