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丽江纳西族的“棒棒会”。届时,丽江城内人流如潮,街道上摆满了交易的竹、木农具和果树、花卉等。棒棒会标志着春节活动的结束和春耕生产的开始。
该会由“弥老会”演变而来,原是在寺院举行的庙会,清初改土归流后,赶会地点移到丽江古城内,并逐步发展成为准备春耕的竹木农具交易会,近年又增加了果树苗术、花卉盆景交易内容,赶会地点也从古城内移到新城区。除了正月十五县城的棒棒会外,还有正月二十的白沙农具交流会,纳西语叫白沙当美空普,意为“白沙大宝积宫开门”。这是明代以来延续下来的白沙大宝积宫、琉璃殿、大定阁等庙堂年一度开门,让人们烧香拜佛,后来演变为以农具交易为主的传统节日。交流会上,不仅农具种类齐全,而且小孩玩具及日用杂货应有尽有,所以俗话称除了鸡鲁头之外,什么都能买到。
关于棒棒会的起源:
一说起源与佛教有关。这天,木土司在玉皇阁请喇嘛念经,超度祖先亡灵。清朝雍正元年丽江一带改上归流后,农民、手工业者于此日在木土司官衙门前的街道上摆摊售货,以后又演变成以交流竹木农具为内容的集贸市场。
二说源于对木土司的反抗行动。传说古时纳西族地区木土司残暴统治,民不聊生,引起群众的不满,人们在正月十五操起棒棒在狮子山脚下古城四方街对木氏家族表示示威和抗议,形成棒棒会的习俗。节日这天,人们扛着马笼头、鸡笼、犁、耙、桶、锄等各种木制农具涌向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大研镇进行交易。其中尤以用作斧把、锄把、镰把、锤把等的棒棒最多,故称棒棒会.棒棒会之后,春耕大忙即将开始。因此,棒棒会实际上是为春耕作准备的一次农具交易的盛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丽江纳西族的“棒棒会”。
主要活动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于丽江玉皇阁举行。这天,当地喇嘛教徒朝庙念经,村民进香祭弥勒佛。清朝以后逐渐演变为农具及竹、木器交易会,因所交易的商品多锄把之类的棒状木器,帮称“棒棒会”。 届时,丽江城内人流如潮,街道上摆满了交易的竹、木、铁农具以及果树苗木、花卉等。棒棒会标志着着一年的春节活动的结束和春耕生产的开始。该会由“弥老会”演变而来,原是在寺院举行的庙会。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丽江棒棒会在丽江古城区和玉龙县举行,届时,云南著名景点丽江大研古城区的昭庆花鸟市场、象山市场和香江花园市场、嘉和市场等地人流如潮,街道上除了会摆满了交易的竹、木、铁农具以及果树苗木、花卉等琳琅满目的商品外,还有令人垂涎欲滴的各式各样的丽江小吃。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
丽江棒棒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