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觉抵制“无资质经营旅行社业务”,别让“恶意甩团”成为我们的旅游噩梦。
通报各地文旅部门和行业协会,请提醒辖区内旅游企业,不与熊乐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新疆骏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等屡遭投诉、正在被调查的旅游企业合作。
以上是新疆文旅厅近日发布的一则通报,组团社多次恶意甩团,地接社无旅行社经营资质接团。因为“恶意甩团”,被文旅部门向全国旅游协会发布官方通报的,这两家旅行社应该算是全国首例了。
旅榜通过查询新疆文旅投诉发现,早在2022年7月,熊乐国旅就曾因为“甩团”造成了大量游客滞留的问题被通报,面对主管部门的连续通告,依然熟视无睹,不得不说,这两家旅行社的胆儿是真的肥。
是什么原因让这两家旅行社在被连续通报之后,依然屡教不改呢?新疆文旅部门的调查结果或许可以给到我们一些警示。
调查显示,组团方熊乐国际旅行社早在2022年就被海口市市停止了“旅游电子行程系统的使用”,该社还因为未与旅游者签订合同被罚了5万块钱。作为地接社的新疆骏骋国际旅行社并未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属于资质违法经营旅行社业务。
果然是“无资质经营旅行社业务”惹的祸,我们查阅了不少关于“无资质经营旅行社业务”的案例,大部分的处理结果都是以罚款为主,处罚额度大约在2-5万左右,这样的处罚力度,也就难怪“无资质经营旅行社业务”的现象屡禁不止了。
02
“甩团”这个词做旅游的大家都明白,对于有“甩团”做法的旅行社,我一向是非常鄙夷的。这种行为是一种极不负责人的商业行为,不仅伤害游客,更伤害了整个行业,也会成为当地文旅市场的不稳定因素,极易引起社会舆论。撇开通报的两家旅行社不讲,在此时发布这个通报,很显然,新疆是在敲山震虎,也是在给到新疆旅游的游客一个保证,因为新疆旅游的旺季马上就要到了。
我们注意到,通过官方平台对不守信用、扰乱市场正常经营秩序的旅游企业进行曝光,正在成为各地文旅部门治理旅游市场乱象的一种舆论手段,这是一个种好现象。
今年2月份,云南省文旅厅就将19家1月份投诉量靠前的旅行社纳入重点监管名单,由当地文旅部门进行约谈整改,列入州市红黑榜的黑榜,并对外公布了这19家旅行社的名单,5月8日,云南再发通告,对13家旅行社实施重点监管。虽然通过官方平台对违法违规旅企进行曝光,是个不错的办法,但治理行业乱象首先是要保证正规旅行社的合法权益,加大对“无资质经营旅行社业务”的企业、机构和个人的处罚力度。
作为承接目的地和游客桥梁的旅行社,信用一直是行业最大的痛点,这个信用不单单是游客和旅行社之间,还存在与旅行社和旅行社之间。
构建一个健康的行业秩序,单靠旅游行业内部的自律,显然是不太现实。因为那些只想挣一把就走的,根本不会考虑到行业利益,更谈不上自律了。
解决当前旅游行业存在的乱象问题,需要依靠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是需要文旅主管部门加大“无资质经营旅行社业务”的企业、机构和个人的处罚力度;二是需要行业内部构建一个信用体系;三是旅行社和游客相互的自律。
加大无资质经营旅行社业务的处罚力度。纵观各种被曝出来的旅业乱象,无资质经营旅行社业务的影响更大,因为几万块钱处罚的违规成本太低,很容易造成无资质经营旅行社业务者根本不会把违规当回事儿,从而扰乱正规旅行社的正常经营秩序。
行业内部构建一个信用体系。现在旅行社和旅行社之间的合作,尤其是异地旅行社之间的合作,信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文旅部门联合,或者各地协会联合,定期发布一些行业内的红黑榜,诚信的企业表扬,不诚信的企业曝光,不仅可以解决旅行社和旅行社之间的信用问题,还可以促进行业间的良性发展。
旅行社和游客相互的自律。作为一个旅行社有责任抵制超低价旅游,自觉做到不组、不接低价游。作为游客也应该不报名、不参加超低价旅游,没有需求,低价游市场自然就会消失。